今天和一個做女性內衣的客戶溝通他們公司的現狀,整理如下,希望能幫助到更多的傳統企業老板理清互聯網+的互聯網模式該如何做。
我:hello 房老師
F:你好,李總
我:上次碰到你,你說你們想做網絡推廣,具體做啥事呀?
我:現在還有計劃做嗎?
F:我們這邊是做內衣連鎖的,現在有20多家直營連鎖店
我:噢
F:目前有會員10多個
我:你們是陜西的代理?
F:也有自由品牌開發
我:噢 自己設計找OEM代加工?
F:有一部分產品是
我:噢
我:那現在想通過互聯網做什么呢
F:目前網絡做的是微信和商城,主要是想把在線下這10萬會員通過微信和商城做二次營銷
我:你們的會員是已經有購買消費的顧客資料?
我:那你們微商城是否已經建設了?
F:是的,這10萬多都是已經在門店購買過的
F:商城一直有
F:這種情況怎么提高轉化率
我:噢
我:你把商城發給我看看。
F:你看看怎么樣
我:好
我:我看了 你們這個微信公眾號是有專門的同事在維護?
F:是的,現在有網絡人員在維護
我:幾個人在維護這個微信公眾平臺?
F:2個人
我:兩個自媒體運營? 還是一個平面設計+一個運營
F:一個美工,一個運營
我:噢
我:你們這個微商城現在的銷量如何? 一個月有多少個客單?
F:現在網絡部銷售還有一個渠道就是朋友圈發微信
F:公司一共有十幾部手機,還配有客服人員
我:噢
F:這兩個渠道主要做活動銷售和正常價銷售
F:商城主要靠做活動
F:上月做了20幾萬
我:除了剛才美工和微信運營,你們有幾個網絡銷售
F:一個5人
我:加上這兩個,一共五個人?
F:其它3人主要是負責接單
我:噢
我:那三個就是為了加粉。加粉唄。
F:是的,不過加的都是門店的客戶,不加陌生人
我:噢
我:然后推薦他們在微信商城上購買 是嗎?
F:門店通過客戶購買然后辦會員卡家門店微信,這邊只需通過,再就是日常維護和線上二次引導銷售
我:你們微信公眾號文章閱讀量,在2000-5000之間。我預估你們微信粉絲量不少。
F:目前有10萬吧
F:但是還是覺得轉化率太低
我:我看了你們的商城和微信公眾號,還有你們的產品,以促銷手段賣產品應該占比不小。
F:是啊,但公司還是希望正常銷售多點
我:你們現在線下店流量往線上引,線上線下不起爭執?
F:沒有,線上線下價格是統一的
我:價格是統一的,業績核算呢?不起爭執?
F:線上活動的業績算在線下門店
我:噢 線下流量導入到線上,還需要分類備注唄
F:現在每個門店線上都配有一個手機只負責該門店的線上和線下客戶
我:噢 你們是這樣的呀
我:房老師,通過咱倆的溝通,我大概了解了你們的情況。
我:你們現在遇到的問題是:轉化率太低;
F:是的
我:我預估你們的總銷售額,和以前比應該提高并不是太多。
我:總銷售提高有50%?
F:你是說網銷部
我:我是說所有的門店總的銷售額
我:你們自己生產內衣?
F:現在和門店沒關系,主要是商城和微信
我:我剛在網上看了一下,你們沒有官網。
F:讓別人貼牌的
F:沒有做官網
我:房老師,你們的網絡營銷選擇微商和微信,沒問題,但你們的流量有問題。
我:為什么會出現轉化率低,那是因為流量的問題。
F:怎么理解
我:其實我建議,你可以看看你們做微商城和微信營銷以后,銷售總額的對比,同比和環比,你就明白了。
我:微商城轉化率低,是因為流量的慣性購買力大。這是我的推測。
F:去年才開始做,網絡銷售量太小,看不出來
我:看總的銷售額、網絡部銷售額、各門店的銷售額。 對比一下有網絡部前后的數據。
F:現在不缺流量,主要就是如何讓這些客戶持續在線上購買,門店主要用來開發新客戶
我:如果是這樣的出發點,那利用網絡電商平臺的意義就不大了。
我:電子商務本身就是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局限,在一個點把貨買到全球。
F:這個我也知道,只是老板的觀念認為那樣做起來的幾率很少
我:另外,單一解決線上重復購買的問題,那就在營銷推廣策略上多想辦法。促銷、買多送或者新品研發等角度都可以。
F:也就是主要靠活動促銷
我:老板的格局,決定了公司的發展嘛。我們都懂。
我:活動促銷利潤又不大,所以這就是個死循環。
F:是啊
我:有時間可以約一下溝通溝通唄。
F:好的,不忙了可以聊聊
我:嗯 你也可以給你們老板推薦我。
F:你現在是不是主要做網絡咨詢或外包
我:咱三個坐下來聊聊。如何改變你們現在轉化率低的問題。
我:嗯 是網絡營銷外包。
F:老板前段時間也見了很多做網絡營銷的,很多人都給他講過,但他認為中國很少有做起來的,所以也不想投入那么多
我:噢
我:現在的投入也不少呀。
我:五個人的配置。在中小企業不算少的了。
F:我下來和老板說下,看他有時間了給你說
我:嗯 好的。
.
.
.
.
.
李文點評:
如果你仔細看完這個聊天記錄的話,想必你也能夠看出一些問題。
中小企業老板想做網絡營銷,也想做電子商務,但真的理解什么是電商?什么是網絡營銷?
就像這個老板的網絡營銷思路是:線下門店流量引到線上微商城,再雇傭美工、運營、3個網絡銷售去賣產品。
這位老板對電子商務的理解就是線上賣貨,至于線上如何賣更多的貨,他就沒有思考過。淘寶每年的雙11、京東的618,一天的銷售額深深的刺激了傳統老板的商業神經,互聯網的電子商務是有錢可賺的!
但他們不理解網絡營銷的本質思想:時間與空間的問題、流量轉化(吸引關注了解信任購買)、大數據的問題、口碑營銷、迭代思維、跨界思維、用戶思維等等。以至于出現現在的局面。
其實這位老板已經是很有膽魄、執行力夠高的老板了,但思路出現了問題,方向出現了問題,現在糾結轉化率低的問題其實是出發點就出現了錯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