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書,是人類進步的階梯。讀書的好處是不言而喻的;買書是全民行為,三歲小孩兒和耄耋老人都會看書,可見圖書銷售的客戶群體是巨大的。
以前我們買書都是在書店,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,出現了線上賣書,當當網這個圖書音像的垂直電商;得到APP,這個自媒體人運作的內容+社交+電商;天貓和京東自營圖書影像,以及企業借助天貓和京東開展的第三方店鋪售賣圖書;現在線上圖書電商大致分為這三大類;
關于圖書音像經銷商該如何開展營銷,我談談自己的看法:
1.走電商路線已經是大部分圖書音像經銷商必選的方式;但由于各大平臺也有自營圖書音像,以及多家圖書音像經銷商紛紛開展第三方店鋪搶占天貓京東的流量,勢必這條道路競爭會越來越激烈;未雨綢繆!
2.傳統圖書經銷商開展電子商務,是在追求圖書音像+互聯網呢,還是互聯網+圖書音像呢?互聯網+X,圖書音像行業該如何做呢;目前市場上羅輯思維的得到APP和喜馬拉雅以及其他聽書app、微信讀書的電子書等為互聯網+圖書音像開了個好頭,得到是通過鎖定打兩IP,重點挖掘某一本書的市場空間;喜馬拉雅及其他聽書app是互聯網+圖書音像的另外一種電子商務模式,通過電子書、音頻把紙質書的內容傳遞給求知的人,它的商業模式解決了看一本書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問題;存在的有價值;
3.書店模式的升級;臺灣的誠品書店和西西弗把傳統書店升級了,讓逛書店成為了一種休閑模式,讓讀者既能買書,也可以放松心情去體驗;每次去西西弗這樣的書店,我都有更多的商業思考,西西弗定位的是年輕人,是青年人。其實也可以為少兒讀者建立一個少兒圖書體驗區,書店設計更有童真童趣,用良好的體驗去培育忠實讀者,教育市場應該從娃娃抓起;這一塊,也是有商業開發空間的;
4.現在線下圖書經銷商的業務擴展大概分為四大板塊:政府類市級和區級圖書館采購、大學圖書館采購、個人加盟類書店配送、電商在西安圖書銷售;在我看來其實還有一塊丟掉的市場,就是企業級圖書市場,一個人入職一個企業,主要三方面:公司發展前景、待遇福利、個人能力提高;關于個人能力提高其實是員工的訴求,讓員工自身能力的提高,是企業得以于發展的基礎,是企業文化落地的一種形式,也是員工的一種福利;企業級市場,除了單純的售賣,可以租借或其他模式建立長線合作。創新才有發展。